这事儿吧,怎么看都像是中国创新药企的“高光时刻”。辉瑞,全球药企巨头,居然直接掏出60.5亿美元,买下咱们沈阳三生制药的自主研发药品全球代理权,还顺手认购了1亿美元的普通股股份。这买卖高杠杆炒股,不光是钱多,更是信任多。
要知道,辉瑞可是美国药企中的“药王”,全球范围内的大单它见得多了,但愿意为中国药企掏出这么多钱,这事儿,还真是头一回。从资本市场到行业内外,这消息炸得够响,不少人都在感慨:三生制药这次不仅赚了钱,还赚了面子。
一、这60.5亿美元里,藏着多少故事?
说到这次大单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天价”。没错,60.5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430亿元,这个金额直接刷新了国产创新药交易的历史纪录。但单从数字来看,可能还不足以体现它的分量。
要知道,这可是辉瑞主动出手,和三生制药签下的合作协议。交易内容包括了三生自主研发药品的国际开放、生产和销售代理权,换句话说,辉瑞愿意扛起三生药品在全球市场推广的“大旗”。
消息一出,三生制药和三生国健的股价连续三天涨停板,资本市场的狂欢直接把掌握“三生系”实控权的娄竞推上了“赢家”的宝座。可这事儿真正的意义,还得看背后的中国医药研发实力。这次合作,证明了国产创新药已经不再是“跟随者”,而是有能力迈向国际舞台的“领跑者”。
辉瑞看中的,不只是707项目的潜力,更是中国医药企业在研发上展现出的硬实力。
二、差点被“白送”的项目,怎么逆转成了“明星产品”?
说实话,707项目能走到今天,真是个“命硬”的存在。要知道,疫情期间,三生制药的业绩波动严重,股价也是跌得不忍直视。为了缓解困境,三生国健甚至考虑把707项目打包转让给海外资本,价格还不到1亿美元!
这可是核心双抗产品线之一,几乎是“白送”的节奏。但好在2022年9月,三生国健及时叫停了这项交易,才避免了把未来的“金矿”拱手让人。
2024年4月,707项目被推进到二期临床试验。同年1月,临床试验结果一公布,外界普遍认为其数据略优于康方生物的依沃西。这次临床进展,不仅奠定了707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,还为三生制药赢得了辉瑞的认可。
如今,707项目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,直指艾伯维的“修美乐”,挑战靶向药领域的“药王”地位。辉瑞愿意砸钱,选中的就是707项目的未来潜力。
三、娄竞的商业眼光,才是三生制药的“王牌”
回头看三生制药的历史,这家公司虽然是老牌企业,但真正的转折点,还是娄竞接手之后。娄竞不仅有着生物学博士的学术背景,还拥有超前的商业嗅觉。在2005年,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物“特比澳”,直接创造了中国医药界的历史。
随后,他把三生制药送上美股,又通过并购整合,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2020年,三生国健拆分后成功登陆科创板,整个“三生系”已经拥有了6款明星产品,两家上市公司。这次和辉瑞签订的707订单,就是三生国健旗下丹生医药独立研发的成果。可以说,娄竞的战略布局,为三生制药的国际化打开了通路。
辉瑞选择三生,不仅是产品的胜利,更是对娄竞商业眼光的认可。
四、创新药的“出海”,中国药企迈向国际的里程碑
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制药行业的“蓝海”,而在这个市场中,国产创新药的崛起意义重大。有分析认为,如果707项目能够成功落地,三生制药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40亿元,而辉瑞则能在全球市场获得不低于45亿美元的份额。这次合作,让中国药企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潜力得到了国际巨头的认可。
更重要的是,这次交易不仅是三生制药的胜利,更是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里程碑。这一笔“天价”大单,向全球展示了国产创新药的实力,也为其他中国药企探索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样本。未来,中国创新药企将成为跨国药企争夺的焦点。
“出海”的路已经打开,接下来就看谁能抓住机会,跑得更快。
结语
三生制药和辉瑞的合作,不仅是一场商业交易,更是中国医药研发实力的一次“扬眉吐气”。从差点被低价转让,到成为国际巨头争抢的核心资产,707项目的逆袭,背后是三生制药多年的努力,也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集体崛起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研发和创新才是硬道理,只有拿出“拳头产品”,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。
你觉得高杠杆炒股,中国药企接下来还会有哪些“高光时刻”?欢迎聊聊你的看法!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本文评分*
评论内容*
你的昵称*
你的邮箱*